模切压痕工艺是一种印后加工技术,主要用于将印刷品或其他板状材料加工成特定的形状或在材料上压出折痕,以便后续的折叠或成型。它通常包括两个主要部分:
模切:使用模切刀(钢刀)根据设计要求将材料切割成特定形状。
压痕:利用压线刀(钢线)在材料上压出痕迹,以便后续折叠。
模切压痕工艺通常在模切机上同时完成,简称为“模压”。

模切压痕工艺的特点
个性化设计: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复杂的形状和图案,如异形、开窗、镂空等,增强包装的表现力。
提高生产效率:模切压痕工艺可以同时完成切割和压痕,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增强耐用性:压痕工艺可以确保折叠处更加牢固,减少折叠时的撕裂风险。
提升产品质量:模切压痕工艺能够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提升产品的整体档次。
环保性:模切压痕工艺不使用化学物质,是一种环保的加工方式。
模切压痕工艺的流程
模切压痕工艺的主要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设计与制版: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模切版和压痕版。模切版通常由钢刀排成,压痕版由钢线排成。
上版:将制作好的模切版和压痕版安装固定在模切机的版框内。
调整压力:调整模切刀和压痕刀的压力,确保切割和压痕效果符合要求。
确定规矩:确定印刷品在模切版上的位置,确保模切和压痕的准确性。
粘贴橡皮条:在模切刀的两侧粘贴橡皮条,利用橡皮的弹性帮助材料从刀刃上分离。
试压模切:进行试压模切,检查模切和压痕效果,调整设备参数。
正式模切:确认无误后,进行正式模切压痕加工。
清废:清除多余的边料,确保产品表面平整。
成品检查: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剔除残次品。
点数包装:对合格产品进行点数、包装,准备入库。
模切压痕工艺的应用场景
模切压痕工艺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包装行业:用于制作礼品盒、食品包装盒、化妆品包装盒、电子产品包装盒等,提升产品的视觉效果和档次。
书籍装帧:用于书刊封面、扉页等,增加艺术感。
标签与标识:用于制作产品标签、防伪标签、物流标签等。
展示品:用于制作展板、展架、展示牌等,提升展示效果。
模切压痕工艺的常见形式
平切/切边:直接切割材料,凸显包装艺术感。
开窗/镂空:在纸张内部进行切割,营造层次感,打造立体效果。
连线痕:在指定区域留下虚线切痕,便于撕开或裁切。
折痕:设置折叠线,便于后续折叠成型。
手撕线:留下一系列小切口,便于撕开,常用于包装封口。
模切压痕工艺是一种能够显著提升印刷品和包装产品视觉效果和功能性的印后加工技术。通过模切和压痕,可以实现复杂的形状和图案,增强产品的立体感和艺术感,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生产效率。然而,模切压痕工艺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预算进行权衡。